白云区大源村(社区)成为全国首个年销售额突破 亿元的“淘宝村”
涉外学院“人才库”
助力大源电商产业发展
从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广州城中村到今天上榜全国淘宝直播50强、电商销售量日均400万单,年销售额预计600亿元,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的“淘宝村”,大源村(现已升级为“大源社区)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实现化茧成蝶的华丽蜕变。鲲鹏展翅背后所借助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风”。而其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便是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涉外学院”)的人才支撑。
百亿淘宝村背后,不容忽视的高校力量
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及2021财年业绩,并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致敬了广州市白云区的大源社区,称大源社区是中国首个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淘宝村”,这里活跃着超过3000家淘宝店。积累了经验和资源的头部商家,又提供众创孵化平台帮助小商家和新商家。整个区域内,电商全产业链拉动就业超10万。
据了解,大源社区的淘宝电商产业兴起于2015年,目前已有超过3000家淘宝商家入驻,总营业额达600亿。其中,10余商家营业额过亿元,50余商家营业额超一千万元,区域内的电商从业人员超过4万。
诚然,大源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但实际上,广州做电商的名气村可不少,里仁洞、柯木塱等都赫然在列,为什么偏偏是大源社区成了“百亿淘宝村”?
在广州电子商务学科带头人、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桂寿平看来,相较于同类型的沙河、白马和十三行等地,作为广州最大的城中村,早前的大源村因其租金便宜、场地宽敞以及大量外来人口聚集等突出优势,具备良好的电商基础和优质的快递物流配套,陆续吸引了大量电商尤其是中小型电商的入驻。2005年–2010年期间,大源村逐步形成电商集散地。经过十几年的打磨与发展,搭载5G网络、直播带货等风口,助推大源社区电商产业链条的快速形成。
桂寿平认为,大源社区展现强劲发展势头的背后,广州涉外学院源源不断输入的高质素人才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一所拥有40多个专业的高职院校,身处大源社区的涉外学院主动承担起了‘电商产业示范基地’人才孵化的重任,这种互动、互赢的模式持续发光发热,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据了解,广州涉外学院地处大源社区,是大源唯一一所高职院校,现有9个二级学院、41个专业,特别是财经、商务、电商、外语等特色专业,为大源的电商和跨境电商的发展孵化培育源源不断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赋能大源企业,涉外学院持续吹响人才“集结号”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营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2005年,教育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推动有关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继续促进产学研结合以及采取多种方式,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开拓学生社会实践渠道,进一步推动了产教融合进程。
同年,为使职业教育与新的行业就业密切衔接,一直以来敏锐捕捉时代脉搏的涉外学院率先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2007年,电子商务由专业升级为系;2009年,电子商务系与电子计算机系合并组成信息工程学院;随后,“涉外学院大源村大学生电商创业园”“小蚁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也接连创立,学校更是首创了“涉外学院大源村大学生电商创业园”,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促发展。
此外,学院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为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带动了大源、白云、广州乃至全国电子商务的集群化发展,为下一阶段全国电子商务集群的信息化、人才孵化、产业融合等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现实蓝本。
广州涉外学院副校长、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熊晓波于2009年3月份来到涉外任职,在这十多年里的时间里,他见证了涉外学院电子商务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也听闻了很多涉外学子学有所成,毕业后在大源电商行业发光发热、立业立信的喜讯和故事。
“涉外学院当前拥有500多名电商专业学生,从创立至今,由涉外走出并从事电商行业的学生人数已从100多人增至11000人,电子商务、商务外语、国际商务、信息电算、物流等专业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源社村、白云区、广州市乃至全国,倾力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2019届毕业生陈遥峰,便是通过涉外学院的实习孵化基地与集洋公司结缘,工作不到3年的他已经能独当一面,工作能力受到了上级和同事的认可。据了解,像陈遥峰这样的涉外毕业生,占集洋企业员工总数的30%。“有活力”、能力强”是同事们对涉外毕业生的一致评价。
作为陈遥峰的老板,从深圳回到家乡大源社区创业的广州集洋公司总经理张雪敏,就是大源社区电商行业兴起的第一批受益者。2009年5月,他瞄准电子商务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毅然决定在家乡自主创业。如今,集洋年销售量早已破亿,成为华为的头部商家,也是天猫、京东的俱乐部成员、TOP商家、天猫金牌企业,在天猫、京东等多平台都开设了专营店。
“我们与涉外学院一直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针对企业各个阶段性发展,我们将人才需求发送给校方,校方再针对性地推荐学生给我们。”张雪敏说。
在广州涉外教育创始人、广州涉外董事长康正看来,张雪敏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涉外学院所提供的人才库,正是产业合作孵化带的“筑巢引凤”,为以张雪敏为代表的创客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平台。
为鼓励电商人才创新创业,涉外学院创建了“小蚁人大学生创业孵化实践基地”,入驻基地的学生,如若创业资金不足,学校联合银行提供了小额贷款扶持。基地采取第一年免租,第二年房租减半,第三年全额收取租金的模式扶持创业团队发展。同时,“小蚁人网络营销实训中心”亦构建了全仿真的企业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提前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实习,与学生就业无缝连接,打通就业直通车。
立足优势,跨境电商出海之路全新起航
2020年的大源,非但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更是实现逆势突围,乘上电商直播的快车,保持高速增长,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2021年及之后的大源又该走向何处?
桂寿平认为,经过这些年的沉淀,大源社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但产品电商销售,是物品、时空、价值的转移,但还需要做精做细,充分挖掘客户背后的潜在价值。大源社区的电商产业仅仅有量还不行,还要提“质”。“接下来需要组织专家、学者协同大源社区、街道、涉外学院、区政府一起举办‘产业呈现会’,为大源的长远发展集思广益;另外,大源社区也要将产品品质、口碑良好、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吸纳到平台上,为大源淘宝村扬帆出海保驾护航。”
据了解,大源目前正加大布局跨境电商,力争开拓更大的海外市场。接下来,大源将依托在全国的影响力、多年电商经验和平台资源,协同涉外学院及政府、协会的力量共建电商专业的学习、培训和推广平台 ——电商产业学院,为大源“淘宝第一村”赋能,更为拉动广东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康正亦表示,建立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涉外人才短时间内可能给大源社区乃至电商产业带来的产值有限,但长远来看,他们对一座城市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认知体系的提升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源未来的发展更需要政、校、企三方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涉外学院愿意基于多年来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与大源电商行业、企业、协会共谋合作,构筑更加完善的大源电商产业发展生态;更要以跨境电商作为切入点,贯通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全球电商行业全方位展示涉外力量。
据大源社区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政府、学校、企业,乃至商会多方联动形成的电商产业合作形态已经提升至一个新的局面。不久之后,由白云区人民政府大源街道办事处主办,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白云区大源街商会、大源街商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智美淘源、青创未来”大源街电商文化论坛暨政校企合作框架签约仪式也将拉开帷幕。此次论坛既是多方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为电商产业学院顺利开拔打下的基石。
如今,百亿淘宝村大源社区“左手握着企业、右手握着人才”,电商产业体系日益成熟。依然有无数个怀揣着梦想的青年,投身大源社区的电商行业,延续着“百亿淘宝村”的造福故事。
百亿淘宝村的“势”与“能”
——资深媒体人 郭乙馨
知道白云区大源村(现已升级为社区)这个地方,还是前些年时不断见诸报端、各类媒体眼中的广州“最大城中村”、“电子商务产业群集中村”、“服装类电商天堂”等标签。疫情如一场滔天巨浪,裹挟着经济各领域奋勇抢滩,在这场紧张、持续的战役中,中国的电子商务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当中尤为亮眼的是,“大源村”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淘宝村”。
“百亿销售额、5000多家大小电商、3000家淘宝店、日均400万单”,这些滚烫的数值,是无数电商创业、寻梦人用泪水和汗水浸泡而成的拓荒印记。而当近距离了解百亿淘宝村,你会发现:白云大源村之所以能够在全国5400多个淘宝村里脱颖而出、一骑红尘,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厉害的“高人”;也不是有独一无二的“产品体系、销售体系、管理体系”;而是找准了“势”,用对了“能”。
势有优势、势力等因素,这是大源社区与生俱来的先天条件。而高校职业化人才是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智库,村域镇街一系列“优惠、落地、引导”措施,又进一步扩大了“筑巢引凤”带来的边际效益。作为白云区最早具备“互联网属性”的城中村,2000年以来,嫁接阿里巴巴、淘宝的兴起之势,大源社区与身处其中的高校——广州涉外学院的教育践行者一起下了一盘“大棋”:依托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引导有志创业的学子们投身电子商务领域,从创业初期的免租、降费等举措,再到信息对接、产品推荐、牵线搭桥,广州涉外学院所起到的引导及推动作用不言而喻。总而言之,大源社区立足自身优势,与涉外携手作战,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影响,共同打造了“区域产业孵化带”。这其中既有时代车轮前行的印迹,也有两股势头结合的化学反应。
与此同时,包含投身互联网创业蓝海的青年学子在内,一切带有职业化属性的能力、动力、创造力都需要教育与培训的打磨和沉淀,而这些不断累积的能量,通过广州涉外社会实践课程、校企合作、产学融合项目的不断推进,成为“巨大的能量池”,最终形成了一个可供落地、实操的平台。大源社区恰逢其时走入台前,与涉外无缝对接,强强联合,彼此成就。“势”与“能”的完美碰撞,擦出了耀眼的光辉。
而这一切又进一步夯实了“大源淘宝村”的基础,强健了其筋骨,使它能够在5000多个选手中大步流星、拔得头筹。在此过程中,但凡两股力量的“势能”稍有偏差,或高度不够、配合不利,或裹足不前、观念守旧,都无法达到现有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华南理工大学桂寿平教授曾用“虹吸效应”形容大源淘宝村。初期,虹吸效果相当明显,入驻商家数量惊人,助推大源社区飞速发展,但把目光放远,仅是靠量还不行,更要有“质”的飞跃。这个“质”不仅仅是电商产品精细化生产、加工、出货的过程,更是考验大源社区作为国内第一大电商产业集群的综合效能。“质”与“量”要协同进行、缺一不可。
可喜的是,在写这篇稿子时,涉外学院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大源街道与涉外联手打造的“电商产业学院”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两者进一步合作的背后,笔者看到的是中国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纵深发展的希望与未来,是产业结构从“量”到“质”的蝶变,是“势量”与“质能”双轮驱动的无限可能。
时代的欢歌一路向前,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鼓与呼!